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101节
  另外一边却说程晏自妙娘离去之后,前三天倒是还好,他一般办公务在晚间,因为礼部尚书生病,礼部左侍郎被人弹劾,正在家写请罪折,整个礼部的事情几乎落在他一个人身上。
  他是忙的不行,但还是记得妙娘的话把三个孩子叫到跟前,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。
  倦哥儿倒还好,他是大孩子了,已经住到外院去了,已经逐渐开始独立了。但是麟哥儿和馨姐儿还小,一提起娘就瘪嘴要哭。
  程晏则叹道:“你娘是回乡探亲去了,过些日子就回来了,我问过你们的乳母,白日你们读书都挺好的。”
  “不好不好,我们想娘亲。”
  “是啊,爹,我也想娘。”
  程晏见那俩个小的也就罢了,倦哥儿也哭诉,气着指着他道:“你也来凑热闹……”
  倦哥儿不免道:“每次孩儿得到先生夸奖后,娘亲都会亲自替儿做一份炸土豆片和蜂窝玉米,还会做特别好吃的炸鸡腿……”
  “那让下人再给你做一份?”程晏摊手道。
  倦哥儿冷哼一声:“孩儿的意思是想娘了,爹爹为何不能做的跟娘一般?”
  能和妙娘一样那可不容易,程晏是亲自见过妙娘怎么在三个孩子中间教育他们的,那才是真高手,他不成。
  但是,他自己做过小孩子,知道小孩子最喜欢什么,不由得放话:“既如此,明儿爹爹就带你们去东楼逛夜市,如何?”
  夜市?这是小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天地。
  连倦哥儿都只是听闻他小时候爹娘带他晚上出去看过焰火,不曾逛过夜市,更别提馨姐儿麟哥儿了,他们年纪还小,出门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。
  倦哥儿欢呼:“爹爹最好,爹爹最好了。”
  “小马屁精。”程晏虽然嘴上骂着,但是心里很高兴,虽然妙娘回乡了,他也想做个好爹爹,不然等妙娘回来,小不点们都会说他这个爹爹不尽责。
  更何况孩子们小,娘亲不在身边,就更需要爹爹的陪伴了。
  虽然事情很忙,但程晏尽管在衙门全部做完,平日中午他一般还休息一会儿,今日却是完全不得歇息,就为了等会儿准时带孩子们逛夜市。
  在他的想象中,他带着三个小猴子逛夜市,他们围着自己叫爹爹,妙娘若回来知道了,肯定也会夸自己是个好爹爹。
  起初,一切都如他所愿,三个被下人打扮一新的孩儿同他坐在一辆马车上,儿子们年纪虽小,但个个都俊美,天资也高,女儿更是活泼可爱,他在马车上还信手拈来几个小故事,惹的几个笑的听的入神。
  可就在这大家言笑晏晏,准备下马车逛夜市时,第一个问题来了。
  麟哥儿红着小脸道:“爹爹,儿子要拉臭臭。”
  什么?程晏一脸震惊的看着麟哥儿,左右看了看热闹的鳞次栉比,被商贩占满的没有一丝缝隙的夜市大街上。
  他不由得扶额,这里哪儿有茅厕啊?
  你小子平时最老实,现在来坑我来了……
  我带你去哪儿拉臭臭,不,出恭。
  第152章 局成
  程晏风中凌乱一瞬,忙让来喜带他下去,麟哥儿还不依:“我要爹爹带我去,娘亲说拍花子的人会抢走我。”
  大概是受红楼梦中香菱看花灯被拐子拐走,妙娘一天恨不得讲十个拍花子的防御小知识。
  莫说是倦哥儿馨姐儿这等平日胆子大的都怕拍花子的,就别说麟哥儿这胆小的更是如此。他可不想要来喜带他去,虽然来喜管事平时靠谱,但爹爹更威风。
  “你要我陪你去?”程晏向来最喜洁净,因此家中最干净的地方莫属于恭房了。又因妙娘也是对恭房要求特别高,故而,程家最香的地方不是花房而是恭房,妙娘甚至平日无事时都让人在恭房焚香。
  但外面的茅厕那就真的不敢恭维了,程晏完全是靠着毅力或者真没办法才在外面出恭,平日生怕自己踏足,更甭提陪儿子出恭了。
  若是陪妙娘他倒是能够忍受,因为妙娘即便身上有臭味她都是香的,但是麟哥儿就……
  倦哥儿忙劝道:“爹,你就带弟弟出恭去吧,我们和管家在这里等着。”
  见状,一向和麟哥儿关系最好的馨姐儿也附和:“是啊,爹爹,我们就在此处乖乖等着。”
  这下好了,简直就是被逼上梁山,程晏捏着鼻子带麟哥儿出恭去。话说别看麟哥儿小,平日里话也不是很多,但小小年纪想事情很周全,人家进去恭房就道:“爹爹,你要一会儿就和我说几句话,要不然我被掩了迷药被扛走了,你都不知道?”
  程晏嘴上应是,但心中十分好笑,别看他出行简单,其实里三层外三层多少人保护着。他程晏的儿子,哪里有这么容易被下三滥的人掳走。
  但他也不能因此大意,让孩子们毫无戒备之心,毕竟妻子虽然危言耸听,但是孩子们被教的有防备心也是好事。
  就像昨儿他晚上去看馨姐儿,馨姐儿就说晚上男孩子不能进女孩子卧房。
  出恭完,程晏才带麟哥儿同另外俩孩子会合。
  这时外面夜市已经很热闹了,此时,孩子们才真正意识到京城的繁华,这对于案牍劳形的程晏而言,也是一次放松的机会。
  看杂耍、吃零嘴、买小玩意儿,这些只不过是平日老百姓们最平凡的事情,但对于常年关在家中的少爷小姐们而言,却是最大的奢侈了。
  他们平日要读书或者学规矩,还有人情往来,家中哪里会让他们随意出入这等小民之地。
  还好他们的母亲妙娘平日会从外买些新鲜玩意儿或者吃食给他们,他们那时就已经很开心了,现在亲自前往,个个都是什么都要买。
  有那捏的糖人、好吃酥脆的胡饼、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,再有街边冷陶,简直是让人流连忘返。程晏见孩子们逛的开心,他多日来急迫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,看了看天上的星子,想起了远方的妻子。
  此时,妙娘方歇下,她刚准备闭眼,就听顾成家的道:“太太那里消息传来,说让您去一趟。”
  妙娘笑道:“她还是不想死吧?”
  她正穿着衣裳,那边罗氏已经觉得怖然,因为吴夫人带来的消息是让她速死,程晏变法已经不止是变到勋贵头上去了,甚至连罗家还有不少自家少也是深受其害,现在甚至动了朝廷根基。
  当然这还不至于让罗氏去死,皇上的意思是用罗氏自己的命换侄儿罗钊的官位。
  她想指望的程晏没用了,因为程晏即便此次不被罢落,但他已经不得圣心了,迟早被换下来。
  如果罗氏识大体,就知道该如何?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,程家这艘巨船很快就要沉了,如果要保罗家,这就是该你牺牲了。
  还言之凿凿道,现在程晏之所以还是礼部侍郎全部是为了给你一个身后名罢了。
  偏偏吴夫人还带来侄儿罗钊的信,罗钊在信中称罗家两千亩土地都被朝廷强行上交,他不交,程晏直接要治他隐匿罪。
  信中说,得道多助失道寡助,自古变法的没一个有好下场,如商鞅吴起都是被五马分尸的命。
  罗氏看的是心惊肉跳,其实新法推行以来,程晏可谓是百折不挠,无论谁求情他都是一力挡之,宗族固然有不满的,就比方说程晷就很不满。但程晷在族里势力不如程晏,程家上下都以程晏为荣,都不敢拂逆。
  且他雷霆手段,但凡拂逆者都没有好果子吃,这也是为何这次儿媳回来,连皇甫氏都畏惧三分不敢争锋,就是这个意思。
  但正如信上所言,程晏之权利都来自于皇帝,若皇帝厌恶了他,当然没有好果子吃,自己若是提前自裁,那么程晏丁忧,既能保全她的身后名,那么程家罗家都好,这也是一举数得的事情。
  若是钱财,罗氏自有之,她出身富贵,又作为程家二太太,手中财富数不清。
  但他们要的是她的命。
  在吴夫人来之前,荣王世子颇有意提起让她保重好自己的命,那么荣王世子说的有人请托,那会是谁呢?
  这就要找儿媳妇过来了。
  当然,如果罗氏真的是视死如归之人,或者把罗家看的比她本人还要重的,恐怕早就自尽,谁也拦不住,可她向来是个权衡利弊之人。
  这就有喊妙娘来的举动了。
  妙娘进来时,屏退下人,微微一笑:“婆母找儿媳来所谓何事?”
  罗氏也不打机锋,径直道:“这荣王世子背后所站的是谁?也值得你来跑腿?”
  却听妙娘指了指天:“太太,荣王位尊,当今天子尚且都要礼遇他,试问有谁还能说动他呢?”言下之意就是他已经位尊至此,何必来蹚浑水。
  见罗氏不大明白,妙娘又道:“但一朝天子一朝臣,荣王深谋远虑,我们也是。”
  程晏作为礼部右侍郎,曾经上书天子早立太子,他又是詹事府少詹事,也就是未来太子的属官。
  那么荣王背后之人是谁,不言而喻,几乎是可以脱口而出未来的天子。
  罗氏陷入深思。
  妙娘则在心里松了一口气,现在的天子和未来的天子,罗氏怕是知道该如何选择了。
  这场局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被她做成了。
  第153章 真相
  是听今上君王之言,还是听未来新君之言,是个人就知道怎么选择了,尤其是对于罗氏这等素来最知道如何权衡的人。
  这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,罗氏不过片刻就考虑好了:“圣上以仁治天下,晏哥儿行的都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,我若真听信皇帝的话,岂不是让晏哥儿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。我作为他母亲,肯定会站在他那边。”
  明明是要抱新君大腿,又贪生怕死,还把自己说的这么大义凛然。
  妙娘笑道:“既然您都这么说了,我就信您。”她起初刚进门时,对罗氏颇有好感,认为她作为婆婆来说还是很不错的,至少不多事也不生事,但之后才方觉此人是十足的精致利己主义者。
  能不烦扰她时,她自当做好人,但是一旦涉及到她的利益,她会迅速反制甚至害人也在所不惜。
  这点就不像她夫君程添,程添为人威压甚重,平日里看起来也十分不好相处,但是他其实外冷内热,为人热忱,在程晏最艰难的时候,他会站出来帮忙,看到孤寡幼女也有出手相助。
  故而,吴老太君在世时,对大夫人聂氏几位仰赖,因为聂氏实乃仁厚之人,对三夫人大范氏也颇欢喜,因为大范氏一切表露于心,她忍不了,故而即便是做坏事也容易被人发现。
  当年,大范氏因为自家生了孙子,就喜形于色,甚至还对她出言不逊,这让妙娘很是警觉。
  但罗氏就像一个平时很好的人,你从不觉得她有问题,故而反击都来不及。
  不过,这种人也不是没有好处,一切都为自己着想,瞧,现在不就挺会为自己想的么?
  见说通了罗氏,妙娘却不敢放下心来,送走荣王世子及郡主之后,她表面上在宗族里和众人寒暄,还找宗房太太商量要买祭田的事情,但是内里却没有放松对罗氏的监视。
  “大太太,我们只置办两百亩田就好,平素这些祭田的收益都捐给族学吧,我们二爷说他公事繁忙,又无功夫回来,早想为族里做些贡献。”妙娘对费氏道。
  费氏笑道:“你们有这份心,族中人必定能铭记。”
  说罢妙娘又拿出五百两银子递给费氏,说是作为族学的膏火银。
  这些钱费氏不动声色收入囊中,她笑的就更开心了:“你放心,我过会儿就把这些送给你八叔去。”
  妙娘恭敬道:“那就劳烦大伯娘了。”
  费氏摆手:“这算什么劳烦,如今这年轻一辈中,就属晏哥儿官位当的最高,我们族中人人都唯他马首是瞻。他既然有心回报族里,这于我们程家年轻子侄一辈都是鼓舞。”
  江宁程家虽然赫赫有名,但也不是人人富裕,嫡房的还好些,外十三房有不少日子过不下去的。这程家虽然是科举名门,可要出头还是很难,因为在南直隶,竞争实在是太大了,连程晏都是寄籍在京城考的,若是在江宁要拿解元那是相当难。
  前几年大比,程家能上京赶考的也不超过五个,那已经是质量很高了。
  饶是如此,能中第的也仅仅只有一人,如今在刑部观政,据程晏说那人书生气很重,也不是干吏,要帮的上忙几乎是微乎其微。
  程晏倒是很看好妻弟顾安廷,安廷受教于程家族学,才学出众,但讷言,这点让妙娘还不解,曾经问过他,为何是看中安廷?
  明明平日里程晏和安玉更合的来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