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节
  “分内之事……”
  姜雪宁拽着他的袖袍袍角,执拗地不放手,听到这里竟是笑了一声,一双眼直直地望向他的眼。
  只问:“真的吗?”
  张遮终于避开了她的目光,也闭上了眼,滚动的喉结里似乎藏着一分挣扎,沉沉地道:“若娘娘觉得臣昔日相救之举,实是有僭越之心,臣愿受其罚。”
  姜雪宁于是慢慢地放开了自己的手指。
  那一角衣袖被她抓得有些皱了,垂落下去。
  她只恓惶地道:“我知道张大人眼底不揉沙子,朝中这些人结党营私,自该有律法来惩治。可你知不知道,周寅之一倒,我会是什么下场?我不想求张大人饶过他们一世,但请张大人高抬贵手,让我度过这难关。他日这些人的罪行,我必一一呈至大人案前,让他们认罪伏法!”
  张遮抬步要走。
  姜雪宁也并未再阻拦,只是望着他即将要隐入黑暗中的清冷背影,说出了自己在上一世说过的最大的谎言:“张遮,你帮帮我。这一次后,我就当个好人,好不好?”
  张遮在原地站了很久。
  天色太暗,头顶虽有朦胧月色,可她实在难以判断那一刻的张遮在想什么。
  她能听到的,只有自己擂鼓似的心跳。
  那一天晚上,张遮终于还是一句话没有再说,从那长长的宫墙下离开了。
  去取落下玉佩的谢危也久久没有回来。
  姜雪宁在夜里站到露气重了,听着宫里报时的声音了,才回了坤宁宫中。
  接下来的每一日,对她来说都是煎熬。
  直到半个月后——
  周寅之党羽营私受贿一案,经由三司会审后,消息传出,一半涉案者证据确凿,依罪革职流放或秋后处斩,另一半人却因证据模糊、口供前后矛盾而幸免于难,有的官降一品,有的则官复原职。
  且审理此案的过程中还将萧氏一族在朝中结党的事情查出一点来,引起了沈玠的忌惮。
  萧氏的图谋功亏一篑。
  姜雪宁的后位保住了。
  那一日她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,接连使人去打听前面何时下朝,连周寅之都不想见,只想着一会儿要在哪里拦住张遮,又要同他说些什么。
  可她万万没料到,回来禀报的人竟然说,张大人下狱了。
  她正拿起来要挂在耳边的耳坠顿时掉下去,砸个粉碎。
  千算万算算不到,人心易变。
  又或者,周寅之本就是一头养不熟的狼。
  她在这一场危机之中,竭力地想要保住自己的势力,保住周寅之。却没有想到,早在此事刚被捅出来的时候,周寅之便权衡过了利弊,不知何时转投了萧氏,效命于萧姝。
  那一半人究竟是不是真的无辜,姜雪宁不知道。
  她只知道,是周寅之在三司会审结束之后又提出了这帮人营私受贿的确凿证据,瞬间将先前断他们清白的张遮陷于了险境,又在朝堂联合上下言官弹劾张遮徇私枉法,且诬他与皇后有私情。
  半生清白,终究蒙污。
  昔日他是锦衣卫的死对头,一朝落入诏狱,在周寅之的手底下,又怎讨得了好?更别说还有一个与他针锋相对的刑部右侍郎陈瀛,长于种种酷刑。
  姜雪宁不敢想,他在狱中过的是怎样的日子。
  也不敢想,他会不会以为是她算计他,终究是要为了除掉他。
  她只知道,张遮入狱后不过半月,家门被抄,无人照顾的老母因日夜忧心独子安危,忧困病倒终至不治,撒手人寰。
  张遮是出了名的孝子。
  可人在狱中,他竟连她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。
  人传,冷面冷情的张侍郎,在得知其母病故的那一晚,在狱中失声恸哭。
  他一身清正,断案无数,从无错漏。
  百姓中多有贤名。
  当时审理张遮一案的所有判官皆不敢或不愿下笔为其定罪,朝中亦多有为其请愿者。可最终,是他自己在母亲去世后第三日,请狱中卒役铺上笔墨后,自己提笔,一字一句地自述其罪,为自己写下了定罪的判词,处己以极刑,定于秋后处斩。
  判词上呈三司,半个朝廷都在叹息。
  现在回过头去想,那一晚在宫墙下的哀求,竟是姜雪宁与他见的最后一面。
  也不知,上一世的谢危,是否言出必行?
  人已在那雨幕遮挡的长街下渐渐行远,风从窗外灌进来,吹到人骨头缝里去,姜雪宁慢慢地收回了目光,终于感觉出了几分寒凉之意。
  再抬手扶面,竟是满眼的泪。
  张遮,上一世,我是皇后,是个坏人,欠了你好多好多。
  这一世,我不当皇后,当个好人——
  是否,可与你相配?
  “姑娘,您、您是见着什么了,怎么哭了?”
  眼看着她站在窗前,久久不动,莲儿棠儿都上前来查看,却被她满面的泪痕惊呆。
  姜雪宁却笑了一笑,拿了绣帕擦着自己红红的眼圈,道:“没事,风太大,迷了眼罢了。”
  她叫两个丫头把窗关上了,等燕临等得有些倦了,便靠在屋内的贵妃榻上小憩,微微垂眸闭上眼时,心内竟是一片的安然。
  只轻轻道:“等燕临来了唤我。”
  两个丫头都低声应道:“好。”
  可这么晚了,燕世子还会来吗?
  第41章 酒气
  “当年你姑母是何等要强的脾气?临去之前拉着我的手, 病得说不出话来,只用那双眼睛看着我,一直掉眼泪……
  “便是咽下最后那口气时, 眼睛也没闭上。
  “浩浩一个大乾朝竟要一个六岁的孩童站出来, 面对这天下最残忍的刀剑!终究是我对不起你姑母,更对不起那个孩子!”
  ……
  父亲在承庆堂中那含泪而悲愤的神情依旧浮现在脑海里,伴随着的还有那不甘而藏着怨怼的沙哑嗓音。
  这小二十年来,燕临从未见过他如此。
  仿佛积压在胸臆中的所有情绪都在那一刻释放出来, 要化作炽烈的岩浆将一切焚毁。
  大雨瓢泼,好像是将整条天河的水都倾倒而下,淹没人世。
  偌大的京城, 此刻不过一条孤舟。
  他抬头看了看屋檐外漆黑的、时不时划过闪电的夜空, 竟然径直走了下去!
  跟在他身后本打算随着他一起回房的青锋惊呆了,愣了一下才连忙撑伞跟上, 忙问:“世子,您干什么去?”
  燕临的声音在雨中有些模糊:“备车,去层霄楼。”
  青锋这才反应过来, 他是要去见姜二姑娘。
  可……
  雨点掉下来砸在伞上, 跟冰珠子砸下来似的,俨然有将伞面都打穿的架势。
  青锋忍不住劝道:“可都这么晚了,早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, 而且今夜还下了这样大的雨, 姜二姑娘久等您不至,应该早就回去了吧?您去恐怕也是白去一趟,若要担心, 府里派个人去看看也就是了。”
  燕临头也不回:“即便只有万一的可能,我也不愿叫她白等。”
  *
  大约是外面的雨声太过喧嚣, 在姜雪宁闭上眼睛之后,这雨声便钻进了她的梦里,勾勒出了一场炎炎夏日午后的豪雨。
  她与宫人匆匆走在荷塘边。
  那避雨的凉亭就在前方。
  可等她们赶到时,里面已经坐了一人。
  于是那半亩方塘与满池的雨荷,都成为这个人的陪衬。
  她身上沾了雨,从亭外走进去。
  周遭的场景顿时水墨一般融化了。
  重新凝结出来的竟是山村茅舍,她坐在那唯一一张干燥的桌上,蜷着双腿,抱着自己的双膝,眨着眼睛看沉冷地站在角落里的张遮,心跳也不知为什么忽然加快。
  然后她听到自己有些艰涩且藏了一点紧张的声音:“你、你要不过来一起坐?”
  张遮转头看了过来。
  那是一双清冷的眼,一下便将她摄住了。
  这一刻她想伸出手去触碰着双眼,可周遭那满溢的泥土与青草的味道中,不知为什么,忽然混杂了一丝酒气,由远而近,渐渐浓烈起来。
  明明只是丝丝缕缕的气味,却像是刀剑般将那一场雨划破。
  姜雪宁一下就坠入了梦魇。
  避暑山庄的荷塘与凉亭没了。
  遇刺逃出生天途中的茅屋也没了。
  她赤脚站在坤宁宫那冰冷的寝殿地面上,正用香箸去拨炉子里的香灰,怔怔出神。
  宫里再无别的宫人。
  她感觉到冷,感觉到彷徨,感觉到害怕。
  果然,没过多久,殿外就传来了脚步声。
  只是这一次不同以往。
  这一次的脚步声有些凌乱,有些不稳。
  在那道身影出现在门外,用力将殿门推开时,外头的风顿时将一股浓烈的酒气吹拂进来,姜雪宁的手颤了一颤,原本执在指间的香箸顿时掉在了地上。
  </div>
  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