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红风衣
海兰珠转身看向姑姑,哲哲颔首:“别往没人的地方走,这是人家的家里。齐齐格,玉儿玩疯了就没分寸,你看着些,走走就回来吧。”
三位美人一道离席,众人的目光便齐刷刷地看过来,哈达纳喇氏立刻过来殷勤地问候什么事。
她们都是长辈,齐齐格便是道:“我们就在门前散散,这里怪闷的,你别动,那么多客人要你招呼。”
大阿哥福晋恭敬地说:“门外的奴才,请随便差遣,若有伺候不周到的,立刻告诉媳妇才是。今天又起风了,外头怪冷的,千万穿暖和些才是。”
“知道了,你忙去吧。”齐齐格大方地笑着,便与玉儿和海兰珠往门外走。
三人皆是顾盼生辉一等一的美人,仿佛将科尔沁最美的风光带到了盛京,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她们身上,直到看着她们离开宴席大厅。
女眷们看也罢了,男眷们也挪不开眼珠子,便是今日皇太极不在,他们才这样嚣张,但还有自家女人会管,在桌底下狠狠掐自己的男人,瞪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。
哲哲佯装看不见这些,心里头则叹息,汉人常说红颜祸水,红颜薄命,仿佛美丽的女人身上,总有不好的事。
女子凭什么就要这样可怜,我命由己不由天,这样豪迈而豁达的人生,难道女子就不成?
然而走出去的三个人,并没在意旁人的目光,许是多年来早就习惯了周遭人对自己容颜的惊叹,且在她们看来,安身立命存于世的,并不是靠这张脸。
在门前时,府中婢女取来三位福晋的风衣,转交给她们各自贴身的宫女,府里的人不熟悉,拿错了衣裳,将齐齐格的风衣交给了苏麻喇,将大玉儿的风衣交给了齐齐格的人。
苏麻喇她们要换,大玉儿说:“别换了,我正羡慕齐齐格的风衣好看呢,叫我穿穿,若是好看我就带走了。”
她主动上前来,让苏麻喇给她披上,洋洋得意地看着齐齐格:“我穿着比你好看吧?”
齐齐格白她一眼:“谁稀罕。”便亲手为海兰珠披上风衣,拥簇着姐姐走了。
大玉儿兴冲冲地跟上来,问道:“大阿哥府里,和你家谁大些?”
齐齐格说:“差不了多少,都是有规矩的,不过我们家是四四方方,豪格家似乎是南北狭长,当初选地的时候,各自请了风水师,各家有各家的说法。”
大玉儿感慨不已:“你怎么连人家家里什么样都知道?这盛京上下,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吗?”
齐齐格嗔笑:“来过一回自然就知道了,这是有多值得稀奇?是你不出门知道的太少。”
两个人一路拌嘴,海兰珠只是笑着,好奇地张望大阿哥府里的园林景致。
正如齐齐格所说,大阿哥府中占地是南北狭长,走到花园这边,离宴厅便远了,听不见乐声人声,终于安静下来。
海兰珠自幼长在科尔沁,嫁了人也依然在草原,只是离家远了些。她过去一直住的蒙古包,偶或要随牧群迁徙,每日里都是天高地阔。
初来盛京,见皇宫虽大,可看着高高的围墙将四周圈起来,仿佛连行动都变得拘束。
她在齐齐格家寄宿时,只在屋子里待着,几乎不出门,也没见过十四贝勒府到底是什么模样,此刻见大阿哥府里,那么小的地方做出各色山石花草,更是惊叹。
“满人的生活,这样讲究。”海兰珠说,“比我们精致多了。”
齐齐格笑道:“这可不是满人的习惯,造园子的都是盛京当地的汉人,范文程那一流。”
海兰珠认真地听着,齐齐格解释一番后说:“将来入关去了北京,姐姐就明白了。”
大玉儿说:“到时候我和大汗讲,把北京城里最大的宅子,赐给你和多尔衮住。”
齐齐格面上笑悠悠的,可心里却苦笑,最大的宅子不就是紫禁城,你们倒是愿意让?皇太极若是让,我们自然也住得。
见园中有池塘,大玉儿丢了石子下去,便有鱼儿浮上来探出脑袋,齐齐格问府中的下人可有鱼食,三人就在池塘边玩开了。
这一边,多尔衮来向哲哲请安,他还有军务在身,不能久留,哲哲说了些叮嘱的话,要多尔衮保重身体,又说她代为转达齐齐格,让多尔衮安心离去。
多尔衮却笑道:“家里有些事要交代,来时就说好,走的时候要和她说一声,我就这么走,齐齐格回头该生气了。”
哲哲笑道:“我们十四弟也长大成人,会疼媳妇了。”
多尔衮竟是有几分不好意思:“还请四嫂多多指教齐齐格。”
说罢这些,多尔衮与豪格道别,这些日子他们叔侄还算和睦,今日是豪格的好日子,他自然也端得大度。一路将十四叔送到宴厅外,听说三位福晋在池塘边喂鱼,就让婢女带着去。
多尔衮见带路的婢女穿得单薄很可怜,便让她去找地方取暖,他心想那边必定人多,没什么可避讳的,便独自往园子深处走来。
池塘边,却只站着一个人,捧着手里的鱼食,一点点地往水里洒。
多尔衮记得,今日看见大福晋带着玉儿和海兰珠出现,大玉儿便是穿着这身大红绣金丝的风衣,他的心突突直跳,这里竟是除了大玉儿一个人都没有。
他犹豫着,要不要走上前,心里正乱,池塘边的人转身,看见他便眉开眼笑:“你怎么过来了?”
齐齐格?多尔衮以为自己眼花了,再仔细看一眼,不正是自己的妻子,虽有些遗憾,可心里踏实了。
“你要走了吗?”齐齐格说着,转身要走来,可池塘边雪水化开,十分湿滑,她一个踉跄,仰天朝池塘里倒下,多尔衮眼疾手快冲上来,拦腰把妻子抱住了。
“嘿嘿……”齐齐格惊魂未定,怯怯地看着丈夫,“幸好你手快,不然我就掉下去了。”
多尔衮责备她不当心,本想问妻子为何穿着大玉儿的风衣,可又怕被齐齐格察觉自己为什么会记得玉儿穿什么,便是作罢了。
两人在平坦的地方站着,叮嘱她别离池塘那么近,多尔衮为齐齐格扶一扶簪花说:“我走了,你别吃太多酒,早些回去,我留了下人在外头候命,让他们送你回去。”
“知道了知道了,我又不是小孩子。”齐齐格笑着,左右看了看,竟是踮起脚,在多尔衮唇上吻了一下。
多尔衮嗔道:“胡闹,大白天的,还是在别人家里。”
齐齐格却明媚地笑,轻声道: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待有一日你君临天下,哪儿不是咱们的家?”
“疯了?在这里说这种话,你一贯是最稳重的。”多尔衮真是生气了,往齐齐格额头戳了一下,“再胡闹,我不客气了。”
齐齐格也是被方才玉儿的话勾起了这份心思,见多尔衮要生气,自然不敢再多嘴,催着丈夫赶紧走。
多尔衮走后,齐齐格继续回到池塘边喂鱼,不多久大玉儿和海兰珠总算回来了,连带着苏麻喇宝清等等。
方才玉儿要解手,结果几个丫头都想去,海兰珠是被硬拉去的,身边的人就全走了。此刻她轻轻松松地回来,促狭地问齐齐格:“你真的不想?”
齐齐格摇头:“谁像你似的心大,在别人家我可不乐意。”
大玉儿却说了和她一样的话,仿佛是故意说给齐齐格听:“整个大金都是大汗的,哪儿不是我的家?”
齐齐格讪讪一笑:“是,玉福晋说得有理。”
她们自然不会真的呛起来,本就彼此都明白对方的立场,至于大玉儿突然这么说,是她方才醒过味,说要把北京最大的宅子赐给多尔衮,可最大的宅子不就是紫禁城?
她心里很不舒服,竟然说了这么糊涂的话,无论如何都不踏实,便是定要扳回一城。
海兰珠完全不知道她们之间有过一回火药味,之后两人又嬉闹做一团,怎么看都不像是有事的,只等哲哲派人来找她们回去,才再次回到了宴席上。
大阿哥次子满月的酒宴十分圆满,宾主尽欢,但豪格心里终究有不爽快的事,夜里宿在小妾的屋子里,狠狠云雨之后,依然叹气。
小妾讨好地问:“爷,是妾身没伺候好您吗?”
豪格摆手:“今日阿玛没有来,我正是为了向人显摆他有了孙子才摆宴,他就是不肯给我面子。”
小妾心想,大汗怕是还不愿老去,又怎么会欢喜抱孙子,可这话她不敢说,但眼珠子一转,悄声道:“爷,我今天看见一件事,不知该不该讲。”
此刻,夜已深,皇太极在大政殿处理罢了政务,本要离去,可手下的人赶来回话,讲述今日大阿哥府里摆宴的光景。
皇太极捧着茶碗站在沙盘边听,忽然茶碗中的茶水泼进了沙盘,他转身含怒:“当真?”
“是、是大汗……的确是玉福晋。”那人怯怯地应道,“之后大福晋和玉福晋、兰福晋离开时,奴才又仔细辨认,穿红衣的确是玉福晋。”
三位美人一道离席,众人的目光便齐刷刷地看过来,哈达纳喇氏立刻过来殷勤地问候什么事。
她们都是长辈,齐齐格便是道:“我们就在门前散散,这里怪闷的,你别动,那么多客人要你招呼。”
大阿哥福晋恭敬地说:“门外的奴才,请随便差遣,若有伺候不周到的,立刻告诉媳妇才是。今天又起风了,外头怪冷的,千万穿暖和些才是。”
“知道了,你忙去吧。”齐齐格大方地笑着,便与玉儿和海兰珠往门外走。
三人皆是顾盼生辉一等一的美人,仿佛将科尔沁最美的风光带到了盛京,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她们身上,直到看着她们离开宴席大厅。
女眷们看也罢了,男眷们也挪不开眼珠子,便是今日皇太极不在,他们才这样嚣张,但还有自家女人会管,在桌底下狠狠掐自己的男人,瞪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。
哲哲佯装看不见这些,心里头则叹息,汉人常说红颜祸水,红颜薄命,仿佛美丽的女人身上,总有不好的事。
女子凭什么就要这样可怜,我命由己不由天,这样豪迈而豁达的人生,难道女子就不成?
然而走出去的三个人,并没在意旁人的目光,许是多年来早就习惯了周遭人对自己容颜的惊叹,且在她们看来,安身立命存于世的,并不是靠这张脸。
在门前时,府中婢女取来三位福晋的风衣,转交给她们各自贴身的宫女,府里的人不熟悉,拿错了衣裳,将齐齐格的风衣交给了苏麻喇,将大玉儿的风衣交给了齐齐格的人。
苏麻喇她们要换,大玉儿说:“别换了,我正羡慕齐齐格的风衣好看呢,叫我穿穿,若是好看我就带走了。”
她主动上前来,让苏麻喇给她披上,洋洋得意地看着齐齐格:“我穿着比你好看吧?”
齐齐格白她一眼:“谁稀罕。”便亲手为海兰珠披上风衣,拥簇着姐姐走了。
大玉儿兴冲冲地跟上来,问道:“大阿哥府里,和你家谁大些?”
齐齐格说:“差不了多少,都是有规矩的,不过我们家是四四方方,豪格家似乎是南北狭长,当初选地的时候,各自请了风水师,各家有各家的说法。”
大玉儿感慨不已:“你怎么连人家家里什么样都知道?这盛京上下,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吗?”
齐齐格嗔笑:“来过一回自然就知道了,这是有多值得稀奇?是你不出门知道的太少。”
两个人一路拌嘴,海兰珠只是笑着,好奇地张望大阿哥府里的园林景致。
正如齐齐格所说,大阿哥府中占地是南北狭长,走到花园这边,离宴厅便远了,听不见乐声人声,终于安静下来。
海兰珠自幼长在科尔沁,嫁了人也依然在草原,只是离家远了些。她过去一直住的蒙古包,偶或要随牧群迁徙,每日里都是天高地阔。
初来盛京,见皇宫虽大,可看着高高的围墙将四周圈起来,仿佛连行动都变得拘束。
她在齐齐格家寄宿时,只在屋子里待着,几乎不出门,也没见过十四贝勒府到底是什么模样,此刻见大阿哥府里,那么小的地方做出各色山石花草,更是惊叹。
“满人的生活,这样讲究。”海兰珠说,“比我们精致多了。”
齐齐格笑道:“这可不是满人的习惯,造园子的都是盛京当地的汉人,范文程那一流。”
海兰珠认真地听着,齐齐格解释一番后说:“将来入关去了北京,姐姐就明白了。”
大玉儿说:“到时候我和大汗讲,把北京城里最大的宅子,赐给你和多尔衮住。”
齐齐格面上笑悠悠的,可心里却苦笑,最大的宅子不就是紫禁城,你们倒是愿意让?皇太极若是让,我们自然也住得。
见园中有池塘,大玉儿丢了石子下去,便有鱼儿浮上来探出脑袋,齐齐格问府中的下人可有鱼食,三人就在池塘边玩开了。
这一边,多尔衮来向哲哲请安,他还有军务在身,不能久留,哲哲说了些叮嘱的话,要多尔衮保重身体,又说她代为转达齐齐格,让多尔衮安心离去。
多尔衮却笑道:“家里有些事要交代,来时就说好,走的时候要和她说一声,我就这么走,齐齐格回头该生气了。”
哲哲笑道:“我们十四弟也长大成人,会疼媳妇了。”
多尔衮竟是有几分不好意思:“还请四嫂多多指教齐齐格。”
说罢这些,多尔衮与豪格道别,这些日子他们叔侄还算和睦,今日是豪格的好日子,他自然也端得大度。一路将十四叔送到宴厅外,听说三位福晋在池塘边喂鱼,就让婢女带着去。
多尔衮见带路的婢女穿得单薄很可怜,便让她去找地方取暖,他心想那边必定人多,没什么可避讳的,便独自往园子深处走来。
池塘边,却只站着一个人,捧着手里的鱼食,一点点地往水里洒。
多尔衮记得,今日看见大福晋带着玉儿和海兰珠出现,大玉儿便是穿着这身大红绣金丝的风衣,他的心突突直跳,这里竟是除了大玉儿一个人都没有。
他犹豫着,要不要走上前,心里正乱,池塘边的人转身,看见他便眉开眼笑:“你怎么过来了?”
齐齐格?多尔衮以为自己眼花了,再仔细看一眼,不正是自己的妻子,虽有些遗憾,可心里踏实了。
“你要走了吗?”齐齐格说着,转身要走来,可池塘边雪水化开,十分湿滑,她一个踉跄,仰天朝池塘里倒下,多尔衮眼疾手快冲上来,拦腰把妻子抱住了。
“嘿嘿……”齐齐格惊魂未定,怯怯地看着丈夫,“幸好你手快,不然我就掉下去了。”
多尔衮责备她不当心,本想问妻子为何穿着大玉儿的风衣,可又怕被齐齐格察觉自己为什么会记得玉儿穿什么,便是作罢了。
两人在平坦的地方站着,叮嘱她别离池塘那么近,多尔衮为齐齐格扶一扶簪花说:“我走了,你别吃太多酒,早些回去,我留了下人在外头候命,让他们送你回去。”
“知道了知道了,我又不是小孩子。”齐齐格笑着,左右看了看,竟是踮起脚,在多尔衮唇上吻了一下。
多尔衮嗔道:“胡闹,大白天的,还是在别人家里。”
齐齐格却明媚地笑,轻声道: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待有一日你君临天下,哪儿不是咱们的家?”
“疯了?在这里说这种话,你一贯是最稳重的。”多尔衮真是生气了,往齐齐格额头戳了一下,“再胡闹,我不客气了。”
齐齐格也是被方才玉儿的话勾起了这份心思,见多尔衮要生气,自然不敢再多嘴,催着丈夫赶紧走。
多尔衮走后,齐齐格继续回到池塘边喂鱼,不多久大玉儿和海兰珠总算回来了,连带着苏麻喇宝清等等。
方才玉儿要解手,结果几个丫头都想去,海兰珠是被硬拉去的,身边的人就全走了。此刻她轻轻松松地回来,促狭地问齐齐格:“你真的不想?”
齐齐格摇头:“谁像你似的心大,在别人家我可不乐意。”
大玉儿却说了和她一样的话,仿佛是故意说给齐齐格听:“整个大金都是大汗的,哪儿不是我的家?”
齐齐格讪讪一笑:“是,玉福晋说得有理。”
她们自然不会真的呛起来,本就彼此都明白对方的立场,至于大玉儿突然这么说,是她方才醒过味,说要把北京最大的宅子赐给多尔衮,可最大的宅子不就是紫禁城?
她心里很不舒服,竟然说了这么糊涂的话,无论如何都不踏实,便是定要扳回一城。
海兰珠完全不知道她们之间有过一回火药味,之后两人又嬉闹做一团,怎么看都不像是有事的,只等哲哲派人来找她们回去,才再次回到了宴席上。
大阿哥次子满月的酒宴十分圆满,宾主尽欢,但豪格心里终究有不爽快的事,夜里宿在小妾的屋子里,狠狠云雨之后,依然叹气。
小妾讨好地问:“爷,是妾身没伺候好您吗?”
豪格摆手:“今日阿玛没有来,我正是为了向人显摆他有了孙子才摆宴,他就是不肯给我面子。”
小妾心想,大汗怕是还不愿老去,又怎么会欢喜抱孙子,可这话她不敢说,但眼珠子一转,悄声道:“爷,我今天看见一件事,不知该不该讲。”
此刻,夜已深,皇太极在大政殿处理罢了政务,本要离去,可手下的人赶来回话,讲述今日大阿哥府里摆宴的光景。
皇太极捧着茶碗站在沙盘边听,忽然茶碗中的茶水泼进了沙盘,他转身含怒:“当真?”
“是、是大汗……的确是玉福晋。”那人怯怯地应道,“之后大福晋和玉福晋、兰福晋离开时,奴才又仔细辨认,穿红衣的确是玉福晋。”